9月7日上午,我院举行“新时代大学生生活观培育的理论与实践”学术沙龙。外国语学院张然副教授应邀以“马克思生活世界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活观培育研究”为题作主旨学术分享。沙龙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勇军博士主持,我院多位博士、青年教师参加研讨活动。
张然副教授从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化作为切入点,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型、青年价值观塑造与学生工作创新需求等的背景出发,以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分析工具,深入阐述了大学生生活观培育的基本要义、理论基础、内容维度和时代境遇,对大学生生活观培育的现状作了深刻、准确、全面的实证分析,并从“多元主体协同、内容体系完善、方法载体创新、机制体制健全”等方面提出了生活观培育的优化路径。
在互动环节,邢乃华博士认为,当前社会大环境中功利浮躁风气与所谓“躺平、佛系”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存在,在这样的背景下,对“00后”大学生进行积极生活观的培育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,张然老师的研究聚焦于此,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;特别是引入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作为分析工具,拓展了生活观研究的理论视域,该研究也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。张圆圆博士、戴业强博士提出,张然老师充分利用独特的工作便利条件,以“研究者”和“参与者”的双重身份对大学生生活培育的现状进行了田野调查,整个研究过程严肃、严谨,数据详实、可靠,分析深刻,结论令人信服,提出的优化路径符合实际,可操作性强。其他与会人员就论题的问题意识、研究假设、论证思路和内容架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。张然老师对与会学友提出的问题等也做了积极的回应。现场学术讨论交流充分,气氛活跃,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浅。
本次沙龙活动是2025年秋季学期的第一场学术活动。接下来,我院将不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学术沙龙、学术报告会、博士读书会等系列活动,丰富学术生活,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,为我院科研工作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。